CRI簡介:

法國的文學、哲學與文化理論位居世界主流地位,二十世紀的結構主義、存在主義、現象學、解構主義、精神分析、詮釋學等主流理論均來自法國。為提昇人文研究的國際影響力,本計畫籌備在台灣設立法國異邏輯想像研究中心(Centre de Recherches sur l’Imaginaire,簡稱CRI)的亞洲辦公室。與法國人文理論同步研究與發展,立足國際人文理論研究領域的最前線。

2013年10月9日 星期三

科技大國 vs. 科幻大國

科技大國 vs. 科幻大國
Hi-Tech Superpower vs. Sci-Fi Superpower

鄭運鴻
【中華科幻學會】會長



壹、「科技大國」

近年來,華人社會意識到,若要讓「廿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不淪為一句華麗口號,發展科技重點產業似乎成為不可避免的顯學。然而,除了一片急起直追、迎頭趕上的激情之外,在領導性與指標性的創新科技發展成果上,似乎一時無法取得顯著的成果。舉台灣一地為例,縱然身為華人社會高科技製造業的龍頭,但仍無法擺脫被戲稱為「阿信經濟體角色」的代工位置(註1)。縱然,在全球資本主義再結構的現實情境下,如此的角色扮演有著特定的脈絡限制。但當哪天時機成熟,華人社會想一躍成為「科技大國」時,我們是否早已做好準備?

在此,我擬先將「科技大國」做個分析性的定義,以利後續討論進行。此處所言之「科技大國」,指的是「在特定的時間點上,針對人類社群整體產生結構性重大影響的科技項目,具備開創性與實驗性的持續研發能力,且其研究與執行成果並具有指標性與領導性地位之國家(state)」。

如此定義,對應的是一種「探險」與「前導」的特質,強調在特定科技項目的發展上,做嘗試性的研究與高風險的投資,因而取得領導性的地位。例如當前美國的太空科技和日本的機器人產業即屬此類。自二戰之後,世界各國相繼投入太空科技發展至今,美國仍是目前唯一擁有可重複執行任務之最先進太空梭技術的國家;而日本的機器人產業領導地位,無論從質(本田擁有目前世上最先進的兩腳步行機器人技術)或量(據日本機器人工業會公布的數字,日本2000年機器人製造企業有153家,機器人產量約五十一億四千八百萬美元,出口逾五成,全球使用約七十萬台機器人裡,將近四十萬在日本(註2))上來看,「機器人王國」之名都當之無愧。而台灣最引以為傲的晶圓代工產業,雖擁有世界第一的頭銜(註3),但其研發焦點與風險均集中在製程的最佳化與經濟化上,對應的是一種「耕耘」和「輔助」的特質,是以不納入此地「科技大國」的討論範圍中。

若我們接受上述對於「科技大國」所下的定義,也同意美國與日本──分別以太空科技與機器人產業兩個特定項目──切合「科技大國」的名銜。那麼,試圖從兩個案例特定的發展脈絡與發展經驗當中,尋找出其中關鍵性的作用力所在,或可作為華人社會發展的參考。

自然,「科技大國」之所以成其為「科技大國」,背後因素絕不單純:從政治、軍事、經濟、社會……等等面向,皆有特定力量影響促成。要想解析出所有的作用力並分析其複雜深化的交織互動,無異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也是一件不必要的工作。在此,筆者擬將分析範圍加以限定,從吾人發展經驗的關切之處切入著手。

在近年來台灣發展高科技產業的經驗中,碰到的最大難題就是「創意科技產業」的發展瓶頸。無論政策關切與否,無論屬於軟體、硬體或其他相關領域,具有高實驗性質與高投資風險的科技項目,總是以失敗收場居多。所以透過對美日經驗的考察,或許我們應該設定如下的提問:「科技發展的創意從何而來?特定科技創意的發展前景有無判定法則可尋?創意科技能否找到永續經營的動力?」

這樣的提問,牽涉到的已不光是對科技產業面向的專業關注;更重要的,則是對久被忽視的科技人文面向之廣泛思維。畢竟,無論政治、軍事、經濟、社會……等等力量在科技發展的場域中起著如何重要且複雜的角力作用,其中主事的最基本單位,仍是一個個具有自由意志的個人,而這些個體所擁有的溝通語言、文化習性、群體特質和集體意識,也會結構性地影響(並限制了)特定科技項目的發展潛力和想像空間。

讓我們先從兩則故事談起。

2013年10月5日 星期六

科幻小說:由科學神話想像到現代虛幻想像

科幻小說:由科學神話想像到現代虛幻想像

Roger Bozzetto

I. 虛幻想像的形式

I.1 古代神話及其扮演的角色

我們或許會訝異看到大眾文學的作品(科幻小說一向被視為大眾文學)晉級為學術研究對象的行列。尤其是以漫畫、充滿引人注目花俏的報導雜誌、電影海報和電玩的大量生產為根據(對大眾而言,這些大量生產的媒材,展現了科幻小說),來形象化描述科幻小說。我們可能忽略兩件事:其一,人類是唯一有能力自由自在地想像的靈長類;其二,來自於虛幻想像的一切皆以不同形式反映歷史文化的資源。這資源取決於表現知識的形象與比喻或來自各個時期、文化的幻想,所以它是進化發展的。同時我們也要接受這個事實:人類並非完全理性,因此人類必須運用想像力來理解生活的世界並據此行事。再者,最早使用語言的人類也同時想像了最初的謊言。換句話說,最初「有意杜撰的虛構故事」:第一個叫「狼來了」的人而當時並沒有狼,所以這嚇壞村民的人正是第一位杜撰小說的作者。小說透過語言將目前或最終不存在的東西一如真實般的表現出來。

當世界改變,狼也改變了,但是小說的存在與影響並沒有改變。一直以來,「想像」讓人類知道他們居住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為了認識世界,人類必須創造神話。最初遠古的人類召來眾神並為所看到周遭的混沌賦予意義;神祇的出現,混沌有了形與義,變成宇宙。而秩序繼續取代置之腦後的混沌:從前不可理解的雷電以宙斯的出現和行為來解釋並證明其正當性;風神的出現賦予了風正當性;海洋和它的狂暴則被合理化為海神波賽頓;農耕女神的恩典給人們農耕收成的食物。在此僅引述希臘神話中的例子,其他文化也同樣有想像的神、女神出現與故事來賦予自然現象的世界秩序。另外有些人透過經驗,漸漸地感知世界和存在現象是自然的和可以理解的,從習慣、傳統、文化累積建構的知識,而隨著不斷變化的理論與科學的到來,繼之是科幻小說的發展。

2013年10月2日 星期三

幻奇文學概述

二十世紀初,法國浪漫主義文學學者陸續發表有關十九世紀幻奇小說詩學與主題研究專書和評論,帶動了幻奇文學(註1)的研究風潮。往昔受忽略的幻奇小說家相繼成為法國最權威的文學期刊Europe專刊的主題作者,有關La litérature fantastique 的著述紛紛出版,許多大學的現代文學課程皆開設幻奇文學的相關課程,眾多的博士生投入此文類的比較研究行列。在法國新修辭詩學家Todorov的幻奇詩學理論專書的影響之下,蔚為一波波批判與贊同觀點的延續研究潮,幻奇文學研究因此和新修辭敘事學與比較文學研究更緊密結合。雖然,美國的比較文學學者普遍認為幻奇文學僅屬於大眾文學或次文學,或是文化現象的論述,然而在歐洲,尤其今日的法國,視幻奇文學是比較文學的主要學術研究,著重分析研讀的作家亦是經典作家(如Apuleius、Dante、Milton、Swift、Goethe、Hoffmann、Nodier、Gautier、Poe、Mérimée、Wilde、James、Kafka等),立足於詩學修辭傳統、解析幻奇敘事與想像的文學性及其詮釋學的目的性和語文的歷史性,探討跨語言文化的虛幻想像的美學化與再現的神話創造通性。

幻奇文學書寫在文學史上總是以不同面貌呈現,由巴比倫The Gilgamesh Epic、希臘Iliad和Odyssey、羅馬Virgil的Aeneid、Apuleius的The Golden Ass到二十世紀Tolkien的The Lord of the Rings、Rowling的Harry Potter系列小說。而二十世紀至今,奇幻(Fantasy)小說、科幻、哥德式恐怖小說等的創作,在文學史上敘事文類空前的蓬勃發展,當代的電影、電玩與漫畫的盛況則普遍反映這樣的文學書寫現象。近年來,德、法、英等歐洲文學學者,正視幻奇文學在當代的被接受度與普遍特性,尤其是對年輕讀者群的吸引力,希望透過此一最具時代性與時間性的文類,回歸文學的核心藝術性:語言文字,並且以跨領域與多元的方法,拓展文學研究的廣度、深化文體修辭的訓練與文學想像的研究。二十世紀末期至二十一世紀,以虛幻想像為特性的幻奇文學,在托爾金的史詩式奇幻The Lord of the Rings的影響下,奇幻(Fantasy)小說則成為當代幻奇的主要敘事類型。近代有歐美學者,研究牛津大學語文學學者兼具奇幻小說大師身份的托爾金教授(當代中世紀文學權威Tom Shippey教授譽為「世紀作家」)的作品,透過語文學的觀點,分析研讀其穿越時空的故事敘事,並且在歐美學術界,以奇幻小說與中古歐洲傳統之間的互文性、共時性與歷時性,發展出中古世紀學(Medievalism),其中有北歐、日耳曼英雄史詩、亞瑟王文學、中古騎士傳奇研究的復興與歐洲中世紀文化的再探索,帶動了現代文學學者與中古歐洲的連結。

相對於歐美的學術發展,幻奇文學在國內學術界的文學或比較文學研究尚屬新興階段,甚至被誤解為特定理論套用論證的文本論述,忽略文類研究的基本是詩學(此處指的自希臘羅馬至今發展的文學理論詩學)與修辭學,幻奇創作的根源是虛幻想像。而國內對幻奇文學感興趣且持續鑽研此領域的學者亦不多,他們散見於全國不同的學術角落耕耘,如中央研究院、交通大學、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清華大學、中興大學、東華大學、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等。因此,為了發展幻奇文學與敘事修辭及文體的研究,並整合國內外研究成果與人才交流,幻奇文學暨新修辭研究室(註2)自2007年8月由教育部顧問室補助成立以來,多方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參與,並藉由幻奇文學與文學想像研究之「意趣」來省思文學性的真義;透過新修辭學的方法,重新面對與學習自古至今的文學詩學與修辭之「妙律」。研究室計畫內容包含開設學期密集、寒暑期課程,以擴展、訓練、充實國內此研究領域的人才;舉辦幻奇文學/新修辭研討會、演講、工作坊、座談,強化學術研究的論證,以增進此研究領域學者的國內外交流。